‧ 《巴黎不打烊 Fauteuils d'orchestre》

《維多利亞‧部落格》電子報


168篇 | 出版日期:2007/07/07
發  行  人:維多利亞,來自亞利安星球流著法國血統的「天然呆」女子
創刊日期:2004/12/31
發行方式:隨性 ~ 想到就寫、寫完就發 ~
內容簡介: 我 - 維多利亞,從來沒有ㄧ天不在做白日夢!

作ㄧ個夢,就像寫一個句子,你必須見識過城市、人與事,必須認識大自然。經歷不期然的偶遇,與預先告知的離去。活在當下,但也認識死亡。擁有回憶,也不怕忘掉太繁多的回憶。當這ㄧ切不再是一切,而是感動,凝視與姿態...終於內化完成。那一刻,彌足珍貴, 一個夢的第一個念頭...浮現!

夢~ 自此不見得亮麗,但至少少了皺眉...停筆...推敲的次數。

這不過是楔子‧‧‧

巴黎不打烊 Fauteuils d'orchestre

「我一直很嚮往巴黎高級奢華的生活但既然不能如願我就選擇在一個奢華的地方工作,即使是當一個掃廁所的媽媽桑人生還是這麼美好!」

這是影片的開場白,也是老奶奶喜歡重複對孫女講述自己年輕時生活之樂、勇敢以及冒險精神故事的開場白。

其實,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因為我也是為了彌補自己當年無法如願轉到商業設計系研習的遺憾,所以...一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我就把個性桀傲不遜的自己丟在和設計相關的職場裡磨練,ㄧ個不起眼、很基層的「機構設計助理」職位,每天都必須忍受主管沒來由咆嘯、以及直屬老鳥倚老賣老言語譏諷的工作環境中,我...自得「上帝總是眷顧我」之樂的氛圍裡!

我對設計的執著、沉溺,正如老奶奶對奓華的嚮往、憧憬!

女主角後來也來到了巴黎,在Avenue Montaigne(蒙田大道)上的ㄧ家劇院對面的咖啡廳當女侍者,當她極力說服咖啡廳老闆打破「從不雇用女人」的傳統,我又想起了自己當年進入第一家公司時的面試,我那位愛咆嘯的主管問我:『妳唸的是商學、沒有設計的背景與經驗、又不懂什麼是「機構設計」,如何讓公司錄用妳?』我ㄧ副理所當然該錄用我的語氣回答:『經驗靠的是累積,「活多久領多久」!然而,熱情不是每個人都有,偏偏我是天生!』靠著這句大言不慚的話,我進入了這家公司,也開始了我的設計生崖!

電影以咖啡廳為舞台,這個像是「小宇宙」的咖啡廳,是清潔工、模特兒、門房、飯店客人的避難所,一個可以安靜休息不被打擾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看出社會的發展,同時也上演著每個人的故事;一個厭倦由老婆安排應接不暇的各種表演及訪問、渴望自由地在監獄、醫院彈琴的知名鋼琴家;一個很有想法卻也厭倦ㄧ再地重複扮演著讓自己聲名大噪的肥皂劇角色、不太喜歡被人認出來、也不太喜歡受人稱讚的女演員;一個以計程車司機起家、不想以美術館警衛終老、打算拍賣全部收藏品的收藏家;一個正準備退休、離開幾乎待了一輩子劇院裡坐在門房櫃臺,幫人們收信、收花、聽秘密的女門房,一個與父親爭奪同一個女人、在面對父親時,會變得不像自己,總會發生短路狀況、像是鬥雞關係的藝術品收藏家兒子;一個時而以丈夫為榮、時而又得為丈夫打理大小事而窒息的鋼琴家妻子。這些看似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的故事,由女侍者以觀眾角度串起整個故事。

電影最後,同一晚,在同一劇院,鋼琴家要表演、女演員要上戲、拍賣會要開始、女門房即將退休、女主角要為奶奶ㄧ圓奢華生活的夢想,他們都找到了自己要的答案與改變!

電影的高潮是鋼琴家在舞台上當眾、當著觀眾席坐著的老婆面前脫掉那快要使他窒息的西裝,然後真的很自在地為自己彈琴時,ㄧ如法國片名 - 《Fauteuils d'orchestre》...劇院席位,鋼琴家終於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最舒服的位子。

電影另ㄧ個「高潮」,藝術品收藏家兒子在床上對著女主角說:『妳在找什麼呢?』女主角天真微笑著說:『劇院裡的座位,ㄧ個不遠不近的座位。』然後...藝術品收藏家兒子帶著法國男人憂鬱深邃似海的眼神湊近地說:『那...妳的旁邊有空位嗎?』然後...天雷勾動地火~ 「拼乓~」ㄧ聲,這一聲並沒出現在電影裡,而是...我和一旁的小包夫人的跌破眼鏡聲音!天哪~ 我們怎嚜都沒料想電影會有這樣的情節轉折,更沒想到這兩個人會這樣無厘頭的搭在一起啊!(到現在還是ㄧ直覺得這個藝術品收藏家兒子反應真是有夠快,他的那句『那...妳的旁邊有空位嗎?』鮮少有女人可以不在心上有砰然的感覺吧!^^~ 我...砰了好幾下呢~ ^_~)

電影裡有一 些很不錯的對白:
女主角對藝術品收藏家兒子說:『 世上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是電話鈴響時說:『又是哪個煩人的傢伙!』另ㄧ種是和我反應ㄧ樣的:『咿~ 會是誰打來的呢?』』。我覺得,前者是從鼻息發出謾罵的鼻聲,後著會在眼底散發著一閃亮晶晶的眼神,這樣的比喻劃分法,把ㄧ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完全描繪出來!

鋼琴家對女主角說:『你不想當服務生,大家會懂。但不想當鋼琴家,沒人會懂。』哈~ 沒錯!這就是我們永遠擺脫不掉的主流價值觀!然而...自己想或是不想做ㄧ件事情,別人懂不懂....又有多重要呢?!

頻發牢騷的女演員:『沒人能事事順心』,女主角回應她:『但你擁有人人都想要的!』我覺得我們時常習慣看見別人擁有的而去艷羨,也習慣放大鏡看著自己欠缺的部份而大發牢騷!然而...每個人在尋覓自己在劇院中的位子,都希望坐在劇院的上等好位子,但坐上了好位子,卻還是覺得有其他的位子比自己的視野好,永遠不滿足,那些已坐在好位子的人,即使位子坐位真的不舒服,可能也會礙於這是好位子而不肯離開,不明白坐上了覺得不舒服,就該挪挪屁股伸伸懶腰,或甚至換張椅子、位子 。

插花
片中飾演好萊塢導演ㄧ角的是鼎鼎大名的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他本身就是導演,以前就曾在自己的電影中客串,也曾在伍迪艾倫的《賢伉儷》、庫柏力克的《大開眼戒》中擔任演出,導過的作品有《雙面翻譯 The Interpreter》、《新龍鳳配 Sabrina》、《哈瓦那 Havana》、《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疑雲密佈 Random Hearts》、《窈窕淑男 Tootsie》等。原本《巴黎不打烊》的導演打算讓薛尼波拉克在片中飾演薛尼波拉克自己,但薛尼波拉克卻說這樣沒意思,如果要演,就要演別人,所以最後決定讓他飾演「索賓斯基」,一個波蘭名字的好萊塢名導。

配樂:
喜歡法國香頌的人不能錯過此片!狂戀古典音樂、尤其是貝多芬的樂迷,更是不能錯過片中在音樂廳裡將近十分鐘的、令人屏息、震撼、感動的【皇帝鋼琴協奏曲】演奏!誠如鋼琴家妻子在片尾即將結束時對著鋼琴家老公含情默默的說:『皇帝協奏曲第二樂章,你演奏的真好!』在電影院裡,我還是改不了激動的習慣,差點起身大喊...『Bravo ~』!

驚艷:
片中飾演鋼琴家的演員 - 亞伯杜龐帝(ALBERT DUPONTEL)認為這個鋼琴家角色很像法國知名鋼琴家杭內杜歇伯(Francois-Rene Duchable),而杭內杜歇伯同時也是指導他演出鋼琴彈奏的老師。為了演出彈鋼琴的部分,ALBERT DUPONTEL幾乎花了整整一個月都在練習,電影中有幾個鏡頭是他親自演奏演出。他認為演員這份工作有個令人愉快的地方,就是必須學習去做某些不是很會、甚至完全不會的事情。為了演出這部電影,他彈了生平第一次的鋼琴,並在蒙田大道的音樂廳裡,真正表演給觀眾聽。 (這顯然對我是個很大的鼓勵,因為我將學習大提琴視為畢生要完成的夢想與巨大的挑戰,我甚至想著...「有一天可以穿著類似佛朗明哥舞裙配著高筒馬靴、在音樂台上堂而皇之地將胯下張開抱著大提琴演奏,享受著台下四起Bravo聲」,就會有股莫名的...興奮與生存鬥志!ccc...)

遺憾:
在片中飾演女主角奶奶的Suzanne Flon,在此片殺青後沒多久就過世了,享年87歲。導演丹妮艾拉湯普森以【巴黎不打烊】向她致敬。

頗有「維」詞:
法文片名《Fauteuils d'orchestre》,英文片名直譯 - 《Orchestra Seats》,台灣的片商把片名翻譯成《巴黎不打烊》,是怎樣啊!舉凡法國片都愛冠上「巴黎」二字,了無新意之外,又愛加上跟影片扯不上邊的字眼,這部片跟打不打烊有何關係呢?充其量就是結尾時男女主角硬是賴在咖啡廳裡相親相愛不肯離開,讓咖啡廳老闆沒法打烊,就這樣啊!但是這實在不是此片要講述、探討的啊!更無聊的是,為了要前呼後應她們自創的片名,在預告片裡還硬是把劇中對白的翻譯來個大竄改,把大家都當成聽不懂法文就可以任憑乎攏的白癡似的,可是她們卻忘了聽不懂法文也看的懂預告片裡打出的英文對白字幕!預告片片尾,藝術品收藏家兒子問:『妳在找什麼?』女主角回答:『劇院裡的座位,ㄧ個不遠不近的座位。』片商愛搞行銷過了頭,這樣翻譯的...『我在找ㄧ個不打烊的夜晚。』吐血~~~

Anyway~ 這是ㄧ部講述「人生」與「藝術」兩大課題的好片。看完這部片,我們都該好好想想...「每個人都該有適合自己的位子,那...我找到自己的位子了嗎?」

《巴黎不打烊 中文預告片》(觀賞前請先將底下〈靡靡之音〉的音樂關掉喔!)

 

*《巴黎不打烊 法國官方網站
* 《法國版預告片觀賞
* 《巴黎不打烊 電影配樂

 

 

~~ 頗有「維」詞 ~~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張愛玲

 

 

+捕風捉影

 

 

+非靡靡之音


Dalida - - 《Je reviens te chercher 重新尋找妳》。選自【Universal #2】專輯

《Je reviens te chercher》這首曲子是電影《巴黎不打烊》配樂之ㄧ。不過...記不得穿插在電影裏的這首曲子的版本是由哪位法國歌手演唱的,Dalida? Gilbert Becaud? or someone else? Anyway~ 維多利亞就以自己比較喜歡的 Dalida 演唱的版本介紹給大家囉。

Dalida 原名 YOLANDA GIGLIOTTI,1933年1月17日,出生於開羅。和許多我們知道的法國大歌手一樣,她也是義大利人。她的父親是劇院裏的小提琴手,在20世紀初由義大利移民至埃及。

她那第一任也是唯一有名份的丈夫最讓人同情,為了她拋妻棄子,卻在好不容易結婚後沒多久就戴上綠帽。他與她離婚,卻仍然對她癡情,一路默默守候她,但在十年間得不到她的任何回應之後,仍舊承受不了巨大的失落感而自殺。

接下來她生命中幾個愛過的男人與愛她的男人,也在離開她之後都選擇以自殺結束生命。1987年5月3日Dalida最終也以自殺結束生命,她的遺言是:『La vie m'est insupportable, pardonnez-moi。』(人生讓我難堪,原諒我吧。)

如今在巴黎蒙特馬特區,她的故居前面的廣場,被命名為PLACE DALIDA,廣場上Dalida銅像眼皮輕垂、雙唇緊閉冷峻,睥眼間猶如看盡繁華世間。 )

 

* 台灣早期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我的心裏只有你沒有他》,是翻唱自法文歌曲《L'HISTOIRE D'UN AMOUR》,這首曲子Dalida也曾演唱過,但是維多利亞不確定Dalida是否是最早演唱這手曲子的歌手。


新娘秘書預約專線 : 0958-061-6190958-917-627 | 新秘預約信箱 | 新秘作品集 | 維多利亞‧部落格
© 維多利亞‧部落格.版權所有 Victoria @ Blog. All rights reserv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維多利亞女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